打破重复魔咒:如何识别和跨越童年埋下的性格陷阱
自我成长专刊
本文系一杯咖啡心理读书小组第92篇文章
文章编号:B2019CD04
AC专栏
作者&整理 |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
简介: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,长相年轻、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。座右铭:惜时惜人。咨询小时数:2500小时,研究方向:职场心理、婚恋两性、身心疾病、朋辈心理辅导。近期关注:要事第一、正念减压、网络时代人际沟通。
编辑 |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禾沐
联系 |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@qq.com
“我爸妈的婚姻是不幸福的,爸爸一直出轨,妈妈每次都是哭,后来爸爸又回到家里。而我从小就立志,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。尽管我小心翼翼地经营着自己的婚姻,可到头来,我的丈夫也出轨了。”
“我的父亲对家里不负责,我妈妈就像他的妈妈一样,照料他。我从小就觉得这种不靠谱的男人,我可不能要。可是不知道为何,我每一段感情,都碰到了这样的男人,而且我发现,我会为这种年轻又不太负责的男孩心动。”
“小时候,我的家里很贫穷,父母什么都不舍得给我买,所以在同学里,我一直是受到歧视的,别人也都不跟我玩。我立志努力读书,现在有了很好的工作,现在的收入也不错。但是我一直都很介意别人看我的眼光,害怕别人知道我的家境,我也不太希望跟大家更亲近,因为那样他们好像就会知道我的过去。”
只要你有机会了解一个人的过去,就会发现,有些人总是在重复童年痛苦的经历。弗洛伊德称之为强迫性重复。
一百多年前,弗洛伊德在对孩子的观察中发现,孩子在经历了一件痛苦的事件之后,会在以后不自觉地反复制造同样的机会,以便体验同样的情感。
一个人为何要这样?为何要人为地重演过去的痛苦,延长自己的苦难?
因为,我们陷入了性格陷阱。
性格陷阱,又叫图式,是指我们在童年时期,因为经历一些创伤性事件,形成了对自我、对世界根深蒂固的信念。这些信念对我们至关重要,如果放弃了这些,我们就等于放弃了“我是谁”、“外界是怎样”这两大人类认知的支柱,而这会彻底动摇我们对于世界的安全感。
所以,哪怕性格陷阱,给我们带来了伤害,我们有时候也会坚持于此,因为这种感觉更熟悉,在某种程度上,也让我们更自在。
本文将和您探讨常见的11种性格陷阱,并和大家探讨引起这些性格陷阱的起源,以及我们如何才能打破重复的魔咒。
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,没有人能够拥有一个完美无缺的童年,我们多少都会在童年时期经历一些痛苦。因为童年经历一些挫折和不幸,就归咎于过去,归咎于父母,并把成年后生活的不顺都算在童年不幸的头上,这是不恰当的。
但是,借用英国儿童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的理念,我们也有必要知道,一个“足够好”的童年,大致需要一些什么。这样,我们也就知道了,让我们在成年后陷入重复魔咒的那些童年埋下的性格陷阱,是因为哪些必须品的缺失所造成。
1、基本安全 (对应:遗弃、不信任和虐待)
基本安全如果缺失,是最核心的性格陷阱问题。对儿童来说,安全感是绝对首要的,关乎生死。如果在安全的家庭环境中,父母是可预期的,会在生活上和情感上陪伴孩子,家里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被虐待,吵架也在正常范围内,没有人会把孩子单独留下。
而对有些孩子来说,抛弃或虐待的威胁来自于最亲近的人——那些本应爱我们,照顾我们的人。如果孩子从小经历基本安全缺失,那么他就很难发展其他的心理任务,因为他会把精力都花在安全上。长大后,他也会不断重复不安全的童年环境,其结果就是,不断匆忙而轻易地从一段自我伤害的关系跳到下一段,或者完全逃避任何关系。
2、与人联结(对应:情感剥夺、社交孤立)
与他人的联结有两种,一种是亲密关系,通常是指和家庭、爱人或好友的关系,第二种是社交关系,是一种适应更大社会环境的归属感。
联结问题不容易被察觉,因为你可以看似融入得很好,但是内心深处,你仍然会感到脱节、感到孤单,并渴望拥有一种不曾有过的关系。
3、自主性(对应:依赖、脆弱)
自主性是与父母分离,并在世界上独立生活的能力,是离开家、拥有自己的生活、身份认知、目标和方向,所有这些都不依赖于父母的支持和指导的能力,也就是拥有自我。
在一个鼓励自主性的家庭,父母会教授孩子自我照顾的能力,鼓励孩子承担责任,给予孩子良好的判断能力。但是,在有的家庭,孩子被鼓励的是依赖,他们破坏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尝试。他们会告诉孩子,世界是很危险的,告诉孩子你不可能靠自己的判断和决策在世界上生存。
有依赖问题的人,通常自我认知发展不全,可能会过分卷入他人的生活。比如妻子完全融入丈夫的生活,失去独立的自我意识,对丈夫唯命是从,聊天时候,谈的都是丈夫的生活。
4、自尊(对应:自我缺陷和失败)
理想条件下,每个人都应有一个有利于自尊发展的童年,被家人爱并欣赏,被同伴接纳,在学校获得成功,受到表扬和鼓励,而非过度批评或排斥。
但是,对有的人来说,父母或家人总是批评,甚至做得任何事情,他们都不接受。长大后,他们会对自己弱势的领域缺乏自信,对于批评也特别敏感。因此他们可能会完全避免挑战,或者在挑战面前表现得差强人意。
5、自我表达(对应:屈从和苛刻标准)
自我表达,是指可以表达自己的需求、感受和偏好,隐含的意思是我的需求和别人的需求同等重要,能自由地生活,而不必过分压抑。有的人在童年时期,被鼓励去发掘自己天生的兴趣和偏好,只要不严重伤害他人,可以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,也可以表现出热情、活泼。
然而,在有的家庭,如果表达自己的需求,则会被惩罚,或者被迫感到内疚。父母的需求和感受总是优先于自己,工作和成就被过分强调,快乐和乐趣则是可以被牺牲的。除非表现得完美,否则父母就会对自己不满。
6、现实边界 (对应:权利错觉)
承认现实中的边界和限制,意味着可以接受对自己行为的合理限制,不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规则限定。比如,在做事的时候,能考量他人需求的能力,即很好地平衡自我需求与他人需求的能力,也包含了一种自我控制、自我约束,以达成既定目标、避免社会惩罚的能力。
如果在一个具有合理限制的童年环境中,父母会给我们的行为设定特定结果,以奖励合理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。我们不会被过分宠溺、给予过度自由。但是,也许你的童年环境没能使你养成合理的边界感,你可能从未学会互相回馈的原则,也从未被鼓励去理解、顾及他人的感受。
在看这部分之前,请你先完成一份“性格问卷”。
这里有22条,请根据你最近半年的情况打分,分值为0-10分。然后,根据你童年期的经历,再进行一次打分。然后统计一下,每一条的总分,并根据总分高低,进行排序。排列靠前的,很可能是您的性格陷阱。
1、我会黏着亲密的人,因为害怕他们会离开我。
2、我非常担心我爱的人会找到更喜欢的人,然后离开我。
3、我经常警惕别人的背后动机,我没法轻易信任别人。
4、我无法放下对周围人的防备,不然的话他们会伤害到我。
5、我比一般人更担心危险,比如担心自己生病或受到伤害。
6、我担心自己(或家人)会失去财产,变得一贫如洗、不得不依赖别人。
7、我觉得自己无法独立做好事情,所以必须得有人帮我才行。
8、我和父母都存在过度干预彼此生活以及个人问题的倾向。
9、从没有人照料我,与我分享他们生活的点滴,或者真正在乎我的一切。
10、没有任何人能满足我对于理解、共情、指引、建议、支持等方面的情感需求。
11、我感觉自己没有归属感,我是个异类,我真的和周围格格不入。
12、我无趣又无聊,不知道该跟别人聊什么。
13、没有一个我在乎的人会在认识到真正的我之后,在我所有的缺陷都暴露出来以后,还会再爱我。
14、我是一个可耻的人,我不配得到其他人的爱、关注和尊重。
15、我在工作(学习)上,不如大多数人聪明或者有才干。
16、我常感到能力不足,因为我在天赋、智力或者成就上都不如别人。
17、我觉得自己无路可走,必须给别人让步,否则的话,他们会以某种方式报复或排斥我。
18、别人觉得我为他人做得太多,为自己做得太少。
19、我努力做到最好,“差不多”对我来说是绝对不行的。无论做什么,我都必须是第一。
20、我要做的事太多了,几乎没时间放松或娱乐。
21、我感觉自己没必要遵守普通人的规则和惯例。
22、我似乎很难有足够的自制力去完成常规的事物、无聊的任务,也无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。
图式疗法创始人杰弗里 · 杨将之归纳成了11种童年埋下的性格陷阱,下面,我们详细地来谈谈,都有哪些童年时期埋下的性格陷阱:
一、与原生家庭缺乏安全感有关的性格陷阱:遗弃和不信任。
1、遗弃
觉得自己爱的人会离开,自己在感情上注定会孤独一生的感受。不知为何,你总觉得自己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被抛弃。由于这种原因,你可能会过分黏着别人,但讽刺的是,你最终却把他们推远。
2、不信任和虐待
别人会以某种方式伤害你或者对你不好的预期。比如,别人可能欺骗你、对你撒谎、操控你、羞辱你、对你造成人身伤害,或者占你便宜。你绝不会让别人靠的太近,总是怀疑别人的企图,并倾向于做最坏的假想。你预计你爱的人会背叛你,所以要么干脆彻底回避人际关系,要么选择和你无法敞开心扉的人建立肤浅的关系。
二、与独立生活的能力相关的性格陷阱:依赖和脆弱。
3、依赖
你觉得只有在获得他人诸多帮助的前提下,你才能比较好地处理日常生活。在儿童期,当你试图独立自主的时候,总有些人或事让你觉得自己是无能的。成年以后,你主动寻找强大的依靠。你依赖他们,同时也不介意他们主宰你的生活。在工作中,你不愿意自己做决定,不愿意自己行动。
4、脆弱
生活在忧心灾难即将降临的恐惧中,无论是天灾、人祸、疾病,还是财务方面的困难。你很难体会到安全感。在童年期,你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很危险,你的父母很可能太过担心你的安全,以至于对你过度保护。
三、与他人的情感联接强度相关的性格陷阱:情感剥夺和社交孤立。
5、情感剥夺
认为他人永远不可能满足自己对爱的渴望的信念。你觉得没人真正在乎或理解你的感受。你发现自己容易被冷漠、不愿付出的人所吸引,或者你自己就是个冷漠和不愿付出的人,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不如意的人际关系。
6、社会孤立
一种孤立于全世界,觉得自己格格不入的情绪感受。掉入这种陷阱的你,童年时觉得自己被其他孩子所排斥,不属于任何一个朋友圈子,这也许是因为你的一些不同寻常的个人特点,让你觉得自己与众不同。而成年后,你仍然经过通过逃避行为来维护这个性格陷阱:你逃避社交,逃避交朋友。
四、有关自尊的性格陷阱:自我缺陷和失败。
7、自我缺陷
在内心深处会觉得自己充满缺点,你相信,假如有个人离你足够近,真正了解你,那么这个人会发现你其实根本不值得爱。
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,你觉得家人没有尊重你真实的自己,相反,他们不断批评你的“缺点”。因此你责备自己,觉得自己不配被爱。成年后,你也害怕去爱,很难相信亲近的人会看重你,所以你随时抱着被拒绝的准备。
8、失败
认为自己在学业、工作、体育运动等方面都不足以获得成就,相较于周围的人,你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。
当你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,周遭的人和事让你感到自己在成就方面始终低人一等,你被别人指指点点,说你“笨”。成年之后,你过度夸大自己的失败,并且总是按照会导致失败的方式行事。
五、与自我表达有关的性格陷阱:屈从、苛刻标准、权利错觉。
9、屈从
你为了取悦他人或满足他们的需要,而牺牲自己的需求和愿望,甚至你允许他人控制自己。你这样做,既可能是出于内疚感,也可能是惧怕自己的不服从会遭致惩罚或被抛弃。童年时,你身边的某个人一直要求你无条件地服从。成年后,你还是不断地跟那些强势、控制欲强的人交往,对他们俯首帖耳。
10、苛刻标准
无休止地鞭策自己实现对自己来说很高的标准,你会过度在意地位、金钱、成就、美貌、认可,甚至为此放弃幸福、快乐、健康、良好的亲密关系等。你可能还会拿自己的严苛标准去要求别人,对别人武断地品头论足。当你还是孩子的时候,就被要求做到最好,只要没能做到最好就等同于失败,而你认识到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不够好。
11、权利错觉
你会觉得自己是特别的。你坚信,自己可以立马做到、说出,或者得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。他们不去考虑别人是否会觉得这是合理的,不考虑什么才是切实可行的,通常来说又要花费多少时间和耐心,以及别人得付出多少代价。他们在自我约束方面存在问题。他们小时候都被溺爱,家长没有要求他们学会自我控制,或者像其他孩子那样去遵从一定的限制。成年后,他们依旧会在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大发脾气。
童年时期埋下的性格陷阱,通过强迫性重复的魔咒,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现在,你甚至可能觉得这些问题已经根深蒂固,而童年已经一去不复返。
然而,循着一定方法,我们还是有办法跨过这些性格陷阱的。
这里提供你一套基本步骤,等你做好准备的时候,可以尝试:
1、识别并标记自己的性格陷阱
一旦你能识别性格陷阱,并明确它是怎样影响你的生活,你就更容易去改变它。通过给性格陷阱命名,你将更深刻地了解自己,对自己的生活有更清醒的认识。
2、了解性格陷阱的童年起源,感受你内心受伤的孩子
如若不重新经历内心深处的痛苦,则很难去改变它。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阻断这种痛苦的机制,但不幸的是,阻断了痛苦,我们就无法充分体会到性格陷阱的存在。
当然,要感受性格陷阱,需要去回忆童年经历,这样的回忆是痛苦的。如果你因此觉得不堪重负或被惧怕所压倒的,请不要自己一个人去回忆,你可能需要找一个人帮助。
3、收集反对性格陷阱的证据,在理性层面证明它无效
要否定性格陷阱,首先要列举生活中所有支持和反对它的证据,例如,如果你觉得自己在社交中不受欢迎,就要首先列举支持这个性格陷阱的所有证据,即你不受欢迎的证据,然后再列举所有反对这个陷阱的证据,即你受人欢迎的证据。
大多数情况下,证据都会显示性格陷阱是假的,也就是说,你事实上并不是有缺陷的、无能的、失败的,但是有些时候,性格缺陷也是真的。比如,你可能总是受排挤或一直逃避,所有没有学会必要的社交技巧,于是就真的在某些方面不受欢迎。
4、给造成你性格陷阱的父母、兄弟姐妹或同伴写信
宣泄对自己的遭遇的愤怒和悲伤很重要,情感的钳制是让你内心的孩子冻结的一个重要原因,所以这个时候,要允许内心的孩子发声。
可以给让你受到伤害的人写信。要知道,做到这一点很可能需要克服强烈的内疚感,尤其是面对父母时。把矛头指向父母并不容易,父母也许并无恶意,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,但是,请把这些考量暂时放一边,单纯地描述事实。你可以决定不把这封信寄出去,因为你写出和表达感受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。
5、认真详细地检查性格陷阱的运行模式
比如说,这些性格陷阱在你的生活中具体的表现是怎样的,以及你可以就此做一些什么改变。比如,当你的男友没有立刻回复微信,你感到很生气,这可能是你遗弃的性格陷阱的表现方式。而做出改变的话,可以是你给男友更多空间,允许他们有自己的生活,而你也不会为此感到威胁。
6、打破这些模式,不断尝试
你可能会有很多性格陷阱,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入手,特别是选择对你影响比较大的那个。不要轻易放弃,或者丧失信心,性格陷阱是可以改变的,只是它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努力。
7、原谅父母和伤害你的人
在跨越童年埋下的性格陷阱的过程中,你也许会发现,对父母和其他人的宽恕可能自然而然发生,他们的形象不再那么高大,也不再那么消极。你会意识到,他们其实也是有着各自问题,并且充满忧虑的普通人,他们也在各自的性格陷阱里痛苦挣扎。
当然,必须强调,我没有要求你一定要原谅父母,原谅伤害你的人,特别是如果他们曾经严重虐待你,你是可能永远都无法原谅的。你也许可以谅解,也许选择不谅解,只要你觉得是正确的选择,就可以。
祝我们都能跨越童年埋下的性格陷阱!
本文部分内容摘录自
《性格的陷阱》
作者:[美]杰弗里·E. 杨(Jeffrey E. Young)
出版社:机械工业出版社
出版时间:2019年05月
如欲了解本书详情或购买可点击下方链接
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
暑假公益 · 线上学习报名|啃书帮:共读《儿童叙事家庭治疗》
关注本公众号,回复【会员】,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
点击阅读原文,可了解: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